竹溪新闻网讯 记者 赵毅 通讯员 柏媛媛 周明平 报道:7月2日,在烈日下,30多度的高温,大多数市民都在空调房里享受清凉,然而,有一位年轻人却在东门街,对高空建筑物进行清洗保洁,烈日的灼烧使汗水湿透了后背,他却浑然不觉,一丝不苟地进行着手头上的工作,用自己的脏和累,换来城市的整洁靓丽,他就是十堰市吾净家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——王鹏。
投笔从戎报效祖国
1992年,王鹏出生于山青水秀的丰溪镇西米河村,作为家中独子,原本可以肆意享受双亲的溺爱,然而,从小就怀有军营梦的王鹏严格要求自己,一方面刻苦锻炼,增强体质,另一方面脏活累活抢着干,力所能及地帮父母分担家务,锤炼自己吃苦耐劳的意志,2010年,年仅18岁的王鹏终于奔赴军营,穿上了梦寐以求的橄榄绿,在部队里,他继承了在家乡养成的好习惯,刻苦训练,默默付出,五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受益匪浅。
踌躇创业遭遇滑铁卢
2015年12月,王鹏光荣退伍,他奔赴杭州市在一家企业上班,积累创业经验,新兴产业互联网在当地方兴未艾,雨后春笋般繁荣的电商企业使得王鹏跃跃欲试,拥有创业激情的他从公司离职,拿出退伍安置费,又东拼西凑地借了10多万元钱,投资30多万元在当地从事互联网产业,然而,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,毫无网络营销经验、缺乏互联网技术的王鹏在弱肉强食的商海中遭遇了迎头一击,几十万元的血汗钱亏得血本无归,屋漏偏逢连夜雨,父亲身患重病,经常需要吃药住院,每年医疗费用支出较高,王鹏债台高筑,身心俱疲。
2017年,创业失败的王鹏回到竹溪,满脑子思考的都是自己该何去何从,自己要从事一份什么样的工作,自己如何才能挣到钱,什么时候才能还清身上的债务,在多重压力之下,他形销骨立,与之前的英姿飒爽判若两人。
重振信心筚路蓝缕再出征
生活还得继续,精神不能被打垮,意志更不应该消沉,双亲还需要自己赡养,欠下的债务也要慢慢偿还,自己不能倒下,即使艰难险阻,也要负重前行。心力交瘁的王鹏不断地用这些信念鞭策自己,不断地尝试、探索、寻找创业机遇。2017年底,微信朋友圈已经在竹溪这个小县城风靡一时,身为年轻人的王鹏,在寻找工作的同时,也会抽闲暇时间刷刷朋友圈,一个偶然的机会,王鹏在朋友圈发现,自己在部队上带过的一名战士,在潜江从事家政服务,事业做得风生水起,这条信息犹如一道微光从裂缝中照进心灵,驱散阴霾,王鹏迅速联系战友,咨询相关情况以后,奔赴山东青岛学习,七天的学习培训时间很短,王鹏孜孜不倦,求知若渴,回到竹溪以后,决心大干一场,然而,家政服务虽然在大城市异常火热,在当时的竹溪县城,并没有被大众消费者接受,此时的王鹏已经家徒四壁,负债累累,他又找亲戚担保,贷款伍万元租了一个60平方米的毛坯房,买了一辆二手面包车,租房子、买车再加上家政服务的加盟费,伍万元钱很快又花光了,王鹏又变成了名副其实的“负翁”,每天就连温饱都成了大问题,为了节省开支,他饿了只吃一个馒头,渴了就喝自来水,毛坯房里热天像蒸笼,冬天像冰窖,都咬牙坚持了下来。
由于家政服务并不被大众接受和认可,王鹏从2018年4月启动家政服务工作以来,四个月里一单生意都没有,接不到生意,再加上自己又没有什么名气,更没有钱打广告,他陷入了恶性循环,痛定思痛之后,他采取了笨办法,制作了宣传单,带着馒头和清水,2018年8月,他来到公园广场十二生肖路段,向过往行人发放宣传单,苦口婆心地推销,皇天不负苦心人,他接到了第一笔订单,在蒋家堰集镇为一位客户清洗抽油烟机和洗衣机,他开着老旧的面包车来到客户家里清洗,原本需要两个半小时就能完成任务,由于业务不熟练,他足足花了四个小时才做完,按照正常情况,应该收费300元,王鹏只收了客户180元,一直到日落西山,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。整整一个月时间,只接到了这一笔订单,而且赚的钱也仅仅勉强够成本,王鹏却欣喜异常,这单生意成了他的破冰之旅。
2018年腊月,三堰汽车商贸广场有一位客户急着搬家,找到王鹏做保洁,来到客户家里,映入眼帘的是满地的建筑垃圾,砖头、水泥、石膏板等各类建筑废料凌乱地散落在各个房间,仅石膏板就有23张,每张都有四十多斤重,客户只给了王鹏两天时间,要求他收拾干净,两天后搬家,他二话不说,迅速打扫,由于快过年了,王鹏也找不到帮手,23张石膏板,他咬牙一点一点地从18楼背到一楼,而垃圾箱距离一楼有三百米,把垃圾转运到一楼以后,他又像蚂蚁一样,一点一点地搬运至三百米开外的垃圾箱,两天时间,饿了就啃一口方便面,渴了就喝口白开水,地冻天寒的天气,他累得汗流浃背,手脚打颤,最终在客户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145平米的房屋保洁任务,看到整洁靓丽的新家,客户非常满意,当得知是王鹏一个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繁重的任务时,感叹不已,爽快地给工钱,原本应该收1500元工钱,但是王鹏认为,客户的口碑最重要,钱可以慢慢挣,但是开拓业务、口口相传的良好口碑比金钱更重要,无论从事什么行业,都不能做一锤子买卖,为此,他只收了客户800元钱。
渐入顺境壮大队伍谋发展
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,由于王鹏的服务态度好,价格公道,找他服务的人越来越多,2019年,王鹏每个月能接40多单业务,毛收入在一万元以上,去除成本,纯收入能达到5000元,小有成就以后,他并没有固步自封,贪图享受,而是把来之不易的收入全部拿来购买了清洗机、增压泵等设备,他本人也更加刻苦地学习电器维修保养、家政保洁等专业技术,“在传统人的思维当中,家政服务就是拿着抹布擦灰、带着拖把拖地,没啥科技含量,但是,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家政服务做出质量,做出品牌,打造一支专业化、精细化团队,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。”
抱着这个想法,王鹏一方面招兵买马,扩充队伍,另一方面,对团队严格要求,始终奉行客户至上的原则,但是,他也遇到过恶意拖欠工资的客户,有的客户拖欠了半年之久,更有甚者把他的电话都拉黑了,2020年腊月,由于客户恶意欠薪,资金周转不顺,王鹏手下的工人也非常焦虑,等着发工资过年,王鹏千方百计筹集了两万元钱给工人发工资,自己却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,一直穿着洗的发白的迷彩服,有亲朋好友对他说:“你傻啊,现在欠债的是老大,客户欠你的钱,你可以欠工人的啊,什么时候把账要回来了,什么时候再发工资,凭什么所有的风险都是你一个人承担?”王鹏却说,“他们跟着我,就是信任我,人不能不讲诚信,别人怎么做我管不着,但是我自己不能辜负团队的每一个人。”
扶危济困增强团队向心力
就这样,王鹏的吾净家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不但赢得了客户的信赖,凝聚了超高的人气,更受到了不少求职者的青睐,在扩兵买马的过程中,王鹏也招收了两名退伍军人,言传身教,把良好的作风带到团队当中,他的员工都很出色,他招收的两名退伍军人,其中一名考入了乡镇工作,另外一名成了吾净家公司的管理人员。员工陈大姐2019年的时候来王鹏的公司求职,王鹏了解到,陈大姐没有一技之长,而且有一个孩子上小学,家庭十分困难,王鹏不但没有嫌弃她,反而对她说:放心来上班吧,遇到孩子上学放学需要接送,你可以不用打卡,先把孩子安置妥当再来上班。
在安排工作时,尽量给陈大姐安排轻松的活,原本按照正常情况,陈大姐每个月只能挣两千元钱,在王鹏的特别关照下,她每个月能多挣一千多元,大大地缓解了家庭的困难。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,所以,吾净家公司的员工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超强,战斗力也异常强大,2025-08-05,王鹏接到客户订单,要求在半个月之内,完成从蒋家堰高速收费站至丹江高速收费站的清扫保洁任务,36个收费站,所有食堂的抽油烟机、灶具等设备都要维修好,所有场地要打扫干净,时间紧,任务重,王鹏带领16个人分为两组,昼夜不息地忙碌,所有人没有任何怨言,吃住都在高速收费站,最终圆满完成任务。
热心服务各类重点项目
2023年冬天,王鹏接到人福医药公司外墙清洗任务,他带领团队克难攻坚,按时完成保洁任务;今年上半年,金铜岭电子产业园需要保洁,原本是一个星期的工作量,王鹏带领团队冒雨奋战了两天,寒风刺骨,冰冻雨淋,手指和耳朵长冻疮了也咬牙坚持,圆满完成任务;今年五一,东门街开街,开街之前要完成保洁任务,大量的建筑垃圾散落在地面和屋顶,就连墙壁上也有砂灰、涂料等垃圾,接到任务以后,王鹏又毫无怨言,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奋战在现场,如期高效完成任务,开街期间,游人如织,看到游客在整洁靓丽的环境中畅游、品尝美食,王鹏和员工们开心地笑了。思源学校、武陵不夜城、桃花岛游客接待中心、百草堂等企业、学校、景区的道路中、高墙上、房间里,四处都有王鹏和团队员工挥汗如雨的身影。
针对五保老人、独居老人,王鹏更是经常带领员工上门开展暖心服务,帮助老人洗头洗澡、理发、陪老人聊天。今年端午节,他带领员工到大裕沟保障房,为八户五保老人包粽子,既让老人吃上了热气腾腾地粽子,更让老人收获了传统佳节倍思亲的珍贵情谊,高龄老人张耀国感动得热泪盈眶,握着王鹏的手说,“娃啊,你们对我们太好了,不是亲人,胜似亲人”。2024年,吾净家公司的员工累计为群众上门服务一万多次,针对下岗待业、新求职人员开展就业技能培训200多人次。如今,他的团队已发展到(35)人,业务囊括家电清洗维修,室内保洁,居家养老,大型建筑保洁,就业技能培训等十多项,2025年,从年初截至目前,短短半年时间,已经上门服务(5000)次。
2012年,王鹏在部队由于表现突出,被批准火线入党,“从火线入党的那一刻,我就时刻告诫自己,我是一名军人,要承担起自己的职责,我更是一名党员,更应该坚守初心,无论是在绿色军营,还是回到地方上,都不应忘记自己的初心,力争让自己化身为一盏烛火,即使发出的光芒很微弱,也要为他人提供光和热,我也想通过我的团队,把正能量不断传递、延续下去”。这是王鹏面对媒体记者说出的感言。
( 责任编辑:邵博汉 新闻报料:2729868 )